聯(lián) 系 人:唐先生
咨詢電話:0745-2244035
Q Q:1205542178(微信號)
聯(lián)系
2016“美麗侗鄉(xiāng),西溪流韻”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
明清以來,現(xiàn)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內統(tǒng)稱西溪六里。嘉靖廿二年析芷江縣西溪六里,始致晃州直隸廳。
《沅州府志》有記:“西溪在郡西一百一十里。源有二:一自壩坪哨經芒擔渡東流,經塘垅、新砦(寨)及竹墅(樹)、橫坡至于扶羅:一自甘昧經甘屯,又東北為貢溪,至于傘寨,與扶羅一支之水匯為一溪,經舊洲(李樹)噩(禾)灘舊寨,又會柳砦(寨)溪水,同注于潕。”西溪歷來為侗族腹地。西溪是一方神秘的土地,是一方流淌著美麗歌謠,流淌著曠古韻律的樂土。清代晃州永正里詩人李大在他的《西溪雜詠》中描繪了西溪美麗的風景和民族風情。
一、一水分流自九牙,竹王遺跡嘆幽遐。圖經不共桑欽續(xù),故事憑誰問注家。
二、穹峰如笠鎮(zhèn)當頭,柄曲濃煙幕碧油。不辨雨中公母(公巖母巖)子,亂山竟日叫鉤輈(烏鳴聲)。
三、麂眼籬圍蝸殼窩,綠溪散寨接扶羅。秋山斑駁新霜后,幾處看收吉貝多。
四、刈來罷亞共檐長,粒粒新舂落釜香。費盡耕畬謀一飽,不愁減則上秋糧。
五、柳林(寨)西去路縱橫,詰曲穿溪曳杖聲。莫訝跫然到空谷,四山伐木正丁丁。
六、砍竹編筐竹亦稀,又添苓笙上漁磯。春來相戒停施手,屋后貓頭筍正肥。
七、喃喃雞卜有微詞,蘆管神弦曲里吹。怪底沿途走巫覡,由來風土近羅施。
八、四里弦歌共一村,經師館谷出天恩。窮鄉(xiāng)卻得詩書力,高足成行博士門。
九、接鄰常姓比通都,門地相矜習亦無。長此朱陳村里住,不妨婚嫁繪成圖。
十、甘昧甘屯子戍添,重山民物久熙恬。要知烽火無驚日,亭障虛傳靜夜簽。
侗鄉(xiāng)人喜愛唱歌,無論對人對事,都能即興而唱,隨口而歌,玩山趕坳、婚嫁、祝壽、會友,無處不歌,無人不歌,人們都說侗鄉(xiāng)是歌的海洋。隨著現(xiàn)代生活的影響,這些原汁原味的原生態(tài)民歌,將漸漸離我們遠去,大型民族歌舞《西溪流韻》旨在習誦六里弦歌,挖掘整理新晃侗鄉(xiāng)優(yōu)秀的歌舞文化,展現(xiàn)新晃侗族腹地的風土民情弘揚民族團結奮進的主旋律。